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翠菊根腐病,病害學名:PhytophthoracryptogeaPethybridge&Lafferty.為害多種作物,分布于各地。
一、為害癥狀:植株地上部萎蔫,有時可見莖部變成黑褐色,由根頸部向上擴展,檢視根部出現黑色水漬狀軟腐,但病部沒有粉紅色至白色孢子堆。
二、病原菌形態特征:病原稱隱地疫霉,屬卵菌。在CA培養基上,菌落放射狀,氣生菌絲較少至中等茂盛。孢囊梗不分枝至簡單的假軸式分枝,寬約2.5-6um;孢子囊橢圓形,個別卵形,大小24~80X20-40(um),無乳突。游動孢子腎臟形,側生雙鞭毛,大小11-17X8-12(um),鞭毛長21-35(um)。卵孢子球形,外壁平滑,不滿器至近滿器。藏卵器、雄器球形。
三、發病特點:病菌以卵孢子隨病殘體在地上越冬。借雨水濺到近地面的植株上,病菌萌發后產生芽管侵入,通過雨水和灌溉水進行傳播再侵染。秋末形成卵孢子越冬。發育溫限8-38℃,30℃最適。相對濕度高于95%,菌絲發育良好。
四、流行動態:7、8月高溫多雨季節或低洼、土質粘重地塊易發病。
五、防治方法:(1)精心養護,雨后及時排水,防止濕氣滯留。(2)必要時噴淋70%乙膦?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克霜氰或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六、常用藥劑:70%乙膦?錳鋅可濕性粉劑72%克霜氰或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