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8-3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此前,8月美國農業部最新月度供需報告中,美國2018/19年度玉米種植面積預估為8910萬英畝(上月8910,去年9020),18/19年度玉米收獲面積預估為8180萬英畝(上月8910,去年9020),玉米單產預估178.4蒲式耳(上月174,去年176.6),總產量預估145.86億蒲式耳(上月142.3,去年146.04),年末庫存預估16.84億蒲式耳(上月15.52,去年20.27)。美國玉米播種面積、收獲面積未變,玉米畝產預測大幅上調至創紀錄的178.4蒲,高于上月,也遠高于平均預期的143.96億蒲,產量和供應量均創紀錄。
報告中,2018/19年度美國食用種用工業用消費量71.05億蒲與上月預估數一致,飼用及殘余量55.25億蒲,較上月預估數上調1億蒲,美玉米新作出口較上月預估數上調1.25億蒲至23.5億蒲。供應有所增加同時需求調增,然而,供應增速大于需求增速,美國玉米年終庫存大幅上調高于上月及平均預期,利空美玉米市場。
8月24日當周,Pro Farmer公司對中西部地區進行每年一度的美國中西部地區實地考察。迄今為止,風調雨順,8月24日,美國北部平原和中西部產區的降水天氣再次發展,由北部平原漸次東移深入中西部產區,利于改善該地墑情持續短缺的局面,有望進一步提振美玉米單產前景,當前玉米單產已高于平均水平。Pro Farmer公司在為期四天的考察后預計玉米單產將達到177.3蒲式耳/英畝,低于美國農業部預測的178.4蒲式耳,不過仍是歷史最高紀錄。
美國農業部每周作物生長報告顯示,截至8月26日當周,美國玉米生長優良率為68%,前一周為68%,去年同期為62%;玉米蠟熟率為92%,前一周為85%,去年同期為85%,五年均值為84%;玉米成熟率為10%,去年同期為5%,五年均值為5%。
迄今為止,今年美玉米單產較好,豐收在望,對玉米價格構成下跌壓力。截止8月27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18年12月合約(代碼:ZCZ8)收至361.5美分/蒲式耳,較7月底(7月31日)386.5大幅下跌25美分/蒲式耳,累計跌幅6.5%。
綜合以上數據,美國農業部在9月供需報告中,很有可能將繼續調高玉米單產,供需矛盾進一步突出,不排除芝商所旗下CBOT玉米期貨主力12月合約將跌至350美分/蒲式耳附近。
附:美玉米走勢圖
因中國玉米進口有配額限制,中美貿易戰并沒有對美玉米的出口帶來較大的影響。但從中國國內市場來看,由于加征關稅,進口美國谷物價格優勢不再,玉米、高粱進口量減少,利于國產玉米庫存的消化,對國產玉米價格帶來利多支撐。
自2016年開始,烏克蘭已取代美國,成為了中國玉米進口的第一大來源國。2017年從美國進口玉米僅占全年27%,遠低于從烏克蘭進口的65%。再加上2018年中美貿易戰升級,進口美國玉米成本大漲,截止8月27日,9月船期到中國完稅價高達2024元/噸,比當前廣東港國產玉米價格1880高出144元/噸,同時,進口美國高粱成本亦是大漲,價格優質不再,進口美國谷物均已停止。據中國海關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7月玉米進口總量為33萬噸,較6月52萬噸減少36.54%,較去年同期減少63.88%;7月份高粱進口量在22萬噸,較上個月的45萬噸減少23萬噸,降幅在51.11%。
不同于美玉米持續下跌,中國玉米價格在已連續三個月區間徘徊震蕩的情況下,終在8月下旬,迎來一波反彈的行情。
附:國內玉米走勢圖
新作玉米減產,新玉米價格高開預期增強
不同于美玉米主產區風的調雨順,今年中國玉米主產區可謂是極端天氣頻發,早在玉米播種時期,春旱、高溫,造成苗情不齊,7月,吉林、遼寧地區更是持續高溫,玉米開花授粉受影響,減產已成定局,市場預估今年吉林、遼寧減產15-20%。隨著,在即將進入灌漿定產期,臺風接連而來,強對流天氣,帶來強風、暴雨,局部洪澇災害,雖然部分干旱的土壤墑情得到改善,但隨之而來的又是大片的倒伏情況,也需謹慎防范蟲病害發生。2018年新作玉米減產的背景下,日益增長的深加工需求量,新玉米價格高開預期增強。
臨儲玉米近兩周成交持續回暖,支撐市場看漲預期
自6月中旬起,臨儲玉米拍賣成交量每周降至200萬噸附近,再加上已成交拍賣糧出庫的加快,陳糧供給壓力已明顯得到緩解。8月中旬起,新作玉米高開預期的炒作下,部分用糧企業有意向在新陳糧過渡期,建立些許庫存,近兩周,臨儲玉米拍賣成交量價齊升,市場心態受到提振的同時,不少貿易商考慮到出庫成本的費用,跟著同時小幅調漲拍賣糧的出庫價格。
目前市場上優質玉米供應越來越少,加之持續降雨天氣,導致市場挺價心態不斷增強。而深加工企業檢修接近尾聲,開機率有望逐步回升,部分企業補庫需求增加。關于飼用需求,中美貿易戰加劇,進口玉米和替代品到貨量減少,提升銷區飼企對國產玉米采購需求,市場剛需仍存,提振8月下旬,玉米價格小幅反彈。9月份,在新玉米大批量上市之前,預計陳玉米價格整體將保持偏強震蕩格局。
不過,目前臨儲拍賣節奏仍未改變,每周繼續投放800萬噸的玉米,加之9月中下旬開始,新玉米上量將逐步增多,后期供應仍寬松。此外,最近國內非洲豬瘟疫情也是“鬧得慌”,8月初至今以來各地接連發生多起非洲豬瘟事件,自8月3日遼寧沈陽首次發現非洲豬瘟疫情后,8月16日河南鄭州雙匯屠宰場又被確診疫情(豬源為黑龍江),然后8月19日,江蘇連云港海州區某養殖場生豬出現不明原因死亡,接著8月22日浙江溫州樂清也被確診疫情。非洲豬瘟持續蔓延,生豬價格持續下跌,養殖戶集中拋售育肥豬,不利于玉米終端消費,規模性飼企仍以消耗庫存為主,需求仍未見太大起色,基本面利空,玉米上行的空間也有限。總之,繼續關注臨儲玉米拍賣成交、下游需求變化以及新作玉米生長情況。
遠期行情來看,近兩年國家大力度削減臨儲玉米庫存,截止2018年10月底,臨儲玉米剩余量有望減至1億噸附近,未來玉米市場或將輕裝上陣。今年國內主產區受極端天氣影響,減產已成預計,而深加工企業產能仍在擴增,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有序擴大車用乙醇汽油推廣使用,燃料乙醇產能將會擴大,緩慢增長的飼用需求量,預計2018/19年度供需缺口進一步擴大的情況下,市場預估今年新玉米價格高開,明年的這個時間點,漲至“1”元/斤以上概率增加。
相關標簽:玉米價格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