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30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玉米和大豆都是國內重要的糧食作物,也是當前進口量非常大的作物。尤其是從美國的進口。當前中美貿易形勢復雜,而大豆和玉米不僅是貿易產品,也將充當更加復雜的角色......美國補貼大豆出口嚴重沖擊中國豆農
1995年中國還是大豆凈出口國,但在短短幾年時間里,就轉變為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美國政府給豆農提供了巨額的補貼,帶來不公平競爭優勢,使其得以用很低的價格對中國市場進行傾銷,對全球市場產生沖擊。
當前國內形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要對一些國家針對它們的大豆實施巨額補貼、并向中國傾銷的不公平貿易行為采取有力限制,減少不公平補貼的進口大豆在中國市場傾銷造成的負面影響,使中國大豆產業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公平、良好環境。
美國大豆面積超過玉米產品價格才是關鍵
就價格因素而言,受制于土地、農藥等一系列成本及可耕地受限等因素的影響,美國大豆并不具備絕對優勢。因為沒有絕對的價格優勢及供應能力限制,美國農民實際上對于向中國出口大豆的立場是保持正常平穩運行和有一定合理增長即可,其他問題都讓市場解決。
避免“貿易戰”
中國是美國大豆最大的出口國,美國卻并非中國最大的大豆進口國,這種情況會對雙方的大豆貿易乃至雙方更深層次的貿易政策造成何種影響,是相關各方均關注的焦點之一。
“希望中美兩國避免貿易戰,但如果波及大豆進口,我們會找到辦法應對;我們將會照常生產飼料,也會照常養豬。中國人也會照常吃肉。(大豆)市場很大,除了美國還有其他國家。”一家中國的農業企業近日亦如此公開表示。
解決貿易不平衡,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合作的蛋糕做大。雙方互掐讓蛋糕越做越小,彼此的回旋余地也就越小。
2013年~2016年,我國玉米出口量整體處于低位,且呈逐年下降的走勢。2017年,我國玉米出口量大幅反彈,全年出口7.5萬噸,同比增長22倍。出口大幅反彈的主要原因是國內玉米價格合理回落,出口優勢顯現。
玉米進出口主要取決于供需缺口和內外盤性價比,也就是國產玉米與進口玉米的價格、品質等綜合優勢。2017年國內玉米價格筑底反彈,下半年內外盤價差擴大至300元~400元/噸,下半年國內玉米進口出現較大反彈。由于2018年新糧上市之前國內現貨玉米供應整體偏緊,而且優質糧緊俏,客戶對進口玉米需求仍然較強,按照目前的進口趨勢預測,2018年1~9月我國玉米進口量或在300萬噸左右。
2018年我國玉米產量或小幅反彈,價格預計與2017年持平或稍低。玉米質量主要取決于生長期和收獲期天氣情況,連續兩年出現玉米質量下降的概率較低。2018全年進口量預計在320萬~340萬噸,比2017年增長17%。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