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0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小麥和稻谷的最低收購價格下調是否會影響農民種糧積極性?兩年已調減玉米面積5000多萬畝,今年又提出要調減水稻面積,今后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否就是要壓低糧食生產呢……3月7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就糧食生產等熱點話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韓長賦指出,糧食收購和價格市場化改革是個大方向,目的是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通過價格來引導生產、調節供求、調控進口。今年國家下調了稻谷和小麥的最低收購價,目的也是進一步理順價格形成機制,使小麥和稻谷的價格逐步向市場靠攏。
最低收購價下調是否會對農民的積極性或者生產帶來影響?韓長賦分析說,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有一些影響但不會太大。
一是因為小麥和水稻是口糧,各方面都很重視;
二是小麥和水稻大都在基本農田里生產種植,旱澇保收,農民種小麥和水稻還有賬可算,所以調減幅度不會很大。
國家在下調收購價格的同時,也對種糧農民采取直補的方式適當補助農民,下調帶來的收入影響主要由政府和國家來承擔。今后還將引導農民種植優質水稻、強筋和弱筋小麥,同時在改革中加快完善補貼、保險等配套機制,來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包括適度調減玉米和水稻,絕不是要放棄糧食生產,而是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法減法一起做,在穩定和優化糧食生產的同時,調優產品結構,調精品質結構,調高產業結構,從主要滿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滿足質的需求轉變,促進農業供求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實現平衡。”韓長賦強調,近年來我國糧食連年豐收,供求關系出現了新的變化,階段性供大于求與有的品種供給不足并存。目前水稻偏多,特別是東北粳稻出現了庫存積壓,要順應市場供求形勢的變化來引導調整,重點是調減資源消耗比較多、非優勢區的水稻生產。
下一步,既要調整結構,又要保證糧食安全。
一是堅定不移地穩產能、保口糧,不追求連增,但是產能要穩定,讓主產區、優勢區保證糧食生產。在科技方面推進農業機械化,推廣優質高效和綠色生產技術,建立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保護好地方政府抓糧和農戶種糧的積極性。
二是繼續優化糧食生產結構。糧食是特殊商品,但它也是商品,要適應市場的變化來調減生產,特別是調整品種結構。
三是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推進農林牧漁全面發展。要大力發展肉類、牛奶、禽蛋、水產、食用菌、蔬菜、水果等產品來滿足人們更好的需求。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