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5-3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大豆屬于土地密集型農作物,適合于大規模機械化種植。我國大豆生產面臨的困境是農戶土地規模過小,且機械化程度低,難有規模效益。
編者知道,這些年東北地區的豆農一直面臨著一個困境,那就是“沒有補貼,種豆肯定賠錢”。那么,就有人疑問了,東北大豆賣到什么價錢,才會不賠錢呢?對此,有專家這樣說:
東北大豆最低2.35元每斤才夠本
如果不考慮土地和勞動力成本,農民多數年份種植玉米的畝收入是大豆的1.5倍以上,他們傾向于選擇種植玉米。如果考慮土地和勞動力成本,對規模經營戶來說,大豆價格每斤要達2.35元,收入和成本才能相抵。而從2012年至2018年,只有2012和2013年兩年的出售價格略超2.35元。
目前,東北地區大豆市場價格普遍還是在1.7元每斤左右,和目標價格還有將近0.7元每斤的價差!
而對于普通的豆農而言,種植成本本身就更高一些,要想達到不賠本,賣家肯定還得更高一些。
國產大豆發展困難重重
據編者了解,受多種因素綜合影響,近年來,我國大豆種植面積增長率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015年我國大豆種植面積下降到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最低水平,2016年至2018年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下,大豆種植面積連續三年恢復性增加,最近兩年的種植面積已經恢復到800萬公頃以上
由于氣候、大豆品種、種植技術等原因,我國大豆平均畝產僅120公斤左右,而美國大豆畝產達304公斤。2000年至2018年,我國大豆單產年均增長率為0.69%,低于同期世界年均1.28%的水平,也低于美國、巴西的1.86%和1.11%。專家表示,單產過低是我國大豆產業萎縮的主要原因,提高單產是大豆產業面臨的挑戰。
針對大豆單產問題,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已經開展了多種綜合技術集成模式的研究,這些技術都解決了當地大豆生產的關鍵問題。
盡管我國已經研究出和引進了一些增產效果明顯的先進品種、技術,但由于受經營規模、機械不配套、技術使用不規范等因素的限制,一些增產效果明顯的先進技術卻無法大范圍、規模化應用。
我國要適度發展大豆產業,必須加強對大豆保護區的扶持,包括在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科技研發投入、農民收入補貼、農產品加工、農業保險等方面的扶持,只有讓大豆產業經濟效益達到種植業的平均水平,大豆產業才能改變萎縮的局面。
2019年春耕就要開始了,編者以為,如何保證那些今年相應國家號召的豆農們的種植效益?這或許是相關部門應該著重考慮的問題。
相關標簽:大豆價格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